“龙豪问道”教育论坛第二十七期
——多元视角下的特需学生班级适应方法
为提升我校教师整体课堂调控能力,培养我校教师多角度、多维度、多方法的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发展与需求,进一步推进和谐课堂、和谐班级的构建,我校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特设本期龙豪问道教育论坛。
长久的坚持和经验的积累为的是做好一件事,本次分享首先是由我校有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杨朝雪老师进行特需学生教育案例分享,杨老师通过对其从教班级中一名特需学生的成功教育管理经验分享,吹旺了在座各位老师内心的育人星火,从杨老师与该学生点点滴滴密密匝匝的日常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微光成炬”!特需学生也是普通学生,如何营造普特共生的大教育常态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
一堂好课除了老师的课堂艺术外少不了学生的配合,那么如何营造普特共生的和谐课堂呢?我们便迎来了此次教研活动的特设内容——由三位专门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深教师从多角度地给老师们讲解和分析特需学生的相关知识。
第一位是我们的蓝瑶老师,她用简练的语言幽默的风格把心理学领域里生僻难懂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使在场老师在短时间内汲取到了在普特共生视角下学生问题分析与分流的方法论和工作流程,为接下来两位老师的进一步细化分析讲解打下了知识脉络。
接棒蓝老师的是我们今年专门为了提升我校特需教育质量而新聘的两位资源教师之一的苟洁茜老师,她为我们介绍了融合教育工作的内容和适用情况,即便我们每天接触“问题学生”和“特需学生”,但在此前,我校教师普遍对“融合教育”知之甚少,通过苟老师的详细分享介绍,我们对日常教育教学和课堂管理中遇到的“特殊”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对“棘手问题”的畏难程度也有了大大地降低。每一位学生个体的特殊问题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诱发其行为的因素,教育是多元化多学科融合所产生的协同过程,我们作为教师,应善于利用身边的其他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力求达到相对最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给我们进行分析讲解的是另一位资源教师,王怡轩老师。如果说蓝老师和苟老师是把课堂调控中遇到棘手问题的原因剖析成面,那么王老师则是把这个问题进一步细化剖析成具体的点。王老师从特需学生行为分析入手,用具体的例子,给我们讲解了特需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并教会我们用问题行为功能性评估和问题行为干预策略来达到对特需学生的积极行为支持,从而可以取代其问题行为。
通过以上四位老师的分享,相信我们在座各位老师对如何营造普特共生的和谐课堂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教育从来都不是某一方面单一作用所产生的结果,通过此次的教研活动,我校教师对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性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课堂调控有了更专业的理论支持、对班级管理和特需学生教育管理有了更有力量更有效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