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6)班 郑高惠爸爸 郑日洪
在聆听了此次关于低年级儿童教育的讲座后,我深受启发,犹如在育儿的茫茫大海中找到了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我在孩子教育的道路上前行,总结了以下几点感受。
学习习惯:塑造成功的基石
讲座首先强调了低年级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孩子日后学习大厦稳固的基石。例如,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关乎孩子的视力健康,更能让他们在书写过程中保持专注和耐心。讲座中提到,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需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划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要引导孩子制定作业计划,先易后难,逐步完成。这让我意识到之前在孩子写作业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其进行规划,导致有时作业完成得拖拖拉拉。同时,注重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预习能让孩子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听讲,而复习则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提问、制作复习卡片等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这些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主动权。
自主学习:点燃内在驱动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孩子在学习道路上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在低年级这个阶段,要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座中提到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兴趣,比如为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学习资料,如图书、科普视频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办法,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途径。这让我明白,之前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不会做而直接给出答案,其实是剥夺了他们锻炼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同时,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到学习计划的制定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中,能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劳逸结合:保持学习热情的平衡术
在关注孩子学习和品德培养的同时,讲座也着重强调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低年级的孩子精力充沛,但也容易疲劳,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学习,可能会导致厌学情绪。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就像给机器适当的润滑一样,能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每天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缓解学习压力。例如,放学后可以让孩子在户外玩耍一会儿,周末安排一些亲子户外运动,如爬山、郊游等。同时,也要给孩子留出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画画、玩玩具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放松的过程中恢复精力,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的学习中。
接人待物:培养品德与情商
低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开始广泛社交的阶段,接人待物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品德和情商培养有着深远影响。讲座中提到的礼貌用语的使用,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看似简单,却能体现出孩子的教养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这让我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以身作则,因为孩子更多地是通过模仿来学习。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打招呼、分享玩具和食物,能培养他们的友善和慷慨品质。同时,教导孩子如何倾听他人讲话,不打断、专注理解,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课。这些良好的接人待物习惯将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
总之,这次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教育之窗,让我认识到低年级儿童教育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我们要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劳逸结合和接人待物等多个方面入手,用心陪伴孩子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只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们一定能在这个关键时期茁壮成长,向着阳光一路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