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学第41期
静电实验
参与学生:游梓悦、陈靖薇、吴栩童 指导教师:陈国荣
观看链接(点击直达):
https://mp.weixin.qq.com/s/P7pCMOm30RMPwOvpMNyPKw
学习目标
1. 理解静电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通过实验观察静电现象的方法。
3. 学会解释为什么带电物体可以吸引水分子。
材料准备
1. PVC管
2. 羊毛毯
3. 肥皂泡液
4. 泡泡机
实验步骤
实验一:肥皂泡实验
1. 制备肥皂泡液并吹出肥皂泡。
2. 使用羊毛毯摩擦PVC管,产生静电。
3. 将带电的PVC管靠近肥皂泡,观察肥皂泡被吸引的现象。
实验二:水龙头实验
1. 打开水龙头,让水流成细细的水柱。
2. 使用羊毛毯摩擦PVC管,产生静电。
3. 将带电的PVC管靠近水柱,观察水柱被吸引并改变方向的现象。
实验现象
1. 肥皂泡实验现象:
o 当带电的PVC管靠近肥皂泡时,肥皂泡会被PVC管吸引,并向PVC管移动。甚至可以看到肥皂泡被PVC管“牵引”着移动。
2. 水龙头实验现象:
o 当带电的PVC管靠近水柱时,水柱会受到PVC管的吸引,改变其原来的垂直流向,向PVC管偏转。水柱会显著弯曲,偏向带电的PVC管一侧。
原理解释
· 静电产生:当PVC管与羊毛毯摩擦时,电子会从羊毛毯转移到PVC管,使PVC管带负电,而羊毛毯带正电。
· 吸引力:由于肥皂泡表面和水柱都含有水分子,水分子具有极性(即带有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当带电的PVC管靠近肥皂泡或水柱时,水分子会被带电的PVC管吸引,导致肥皂泡或水柱偏向PVC管的方向。
趣味拓展
1. 冬天相互接触时的电击感
现象:在冬天,空气干燥时,人们相互接触常会感到被电到,产生轻微的刺痛感。
解释:冬季空气湿度低,人体和衣物摩擦产生静电积累。当人与人接触时,静电迅速放电到另一人,造成电击感。
实例:握手或碰触金属门把手时,常会感到被电到。
2. 脱毛衣时的劈啪声和电光
现象:脱毛衣时,会听到劈里啪啦的声音,并且在黑暗中能看到微小的电光。
解释:毛衣与身体或其他衣物摩擦产生静电积累。当毛衣与身体分离时,静电放电产生声音和电光。
实例:在干燥的环境中,穿脱羊毛或合成纤维的衣物时,最容易观察到这一现象。
3. 运油车接地的必要性
现象:在加油站或油罐车运输过程中,会有接地装置。
解释:燃油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与管道、车体摩擦产生静电积累,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爆炸。接地装置将静电导入地面,防止火花产生。
实例:加油站操作员在加油时,会先将接地线连接到油罐车上。
4. 电视机屏幕吸附灰尘
现象:电视机或电脑屏幕上容易积聚灰尘。
解释:电视和电脑屏幕工作时,静电积累在屏幕表面,吸引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实例:长时间使用后的屏幕,需要经常清洁以去除吸附的灰尘。
5. 梳头发时头发被梳子吸引
现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吸引,甚至竖起来。
解释: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产生静电,梳子带电后吸引头发。
实例:梳理干燥的头发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
6. 电器上的静电放电现象
现象:使用电器时,有时会听到轻微的劈啪声。
解释:电器工作时会产生静电,静电放电时产生声音。
实例:特别是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电脑或电视时更容易听到这种声音。